新能源車補貼將優化 混合動力終受鼓勵
時間:2020-07-01 11:03:30 點擊次數:404
在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老政策到期后,車市政策的未來走向自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,特別是在今年“兩會”上,這一話題又成為了各方熱議的焦點。
對此,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,國家四部委已達成共識,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將再延續三年,具體實施細則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。隨后,苗圩又透露:“未來新能源車補貼不再按照技術路線補貼,而是按照節油效果補貼,同時補貼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?!?br />
對此,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表示:“這一政策的公布,最大的受益者將是混合動力車型,并將能夠進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車的應用?!?br />
“如果真的按照這一方式進行補貼,那就太好了,這對混合動力凱美瑞(凱美瑞·尊瑞等)顯然是一個利好消息?!睆V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馮興亞表示。
雖然補貼方式的改變,將會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速度,但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,依然有諸多障礙有待清除,比如基礎設施不完善等。未來新的補貼政策是否能夠突破這一瓶頸,還有待市場檢驗。
對新能源車補貼加碼
在我國新能源車試點工作推廣三年之際,各項相關政策和示范運行方案到期之后,未來我國新能源車的政策走向成為了業內熱議的話題。
為了消除各方疑慮,今年“兩會”期間,苗圩明確表示,“國家四部委已達成共識,新能源車私人補貼政策將再延續三年。補貼的具體實施細則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?!?br />
隨后苗圩又表示:“未來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在補貼方式方面會有所變動,不再按照技術路線補貼,而是按照節油率來進行補貼。補貼金額將分為16個檔,同時補貼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?!?br />
苗圩關于未來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這一系列發言,讓不少業內人士對我國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重拾信心。
行業特聘專家王秉剛表示,“如果按照節油率進行補貼,將能夠進一步提高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,提高大家對這一產業的認識,從而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進程?!?br />
近年來,我國為了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汽車,推出了一系列規劃:2010年,專門針對私人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正式出爐。其時,根據《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車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》的要求,私人試點補貼工作的推行期為2010年~2012年。這一政策的試點城市有5個,分別為上海、吉林長春、深圳、浙江杭州、安徽合肥。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金額為5萬元,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金額為6萬元。而普通的混合動力車被劃歸為節能車的范疇,僅能獲得3000元的國家節能車補貼。
混合動力車型將受益
如果未來的私人新能源車政策能夠如苗圩所述,普通混合動力車型補貼金額較少的現狀將得到改善。
據了解,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國產混合動力車型主要包括普銳斯、混合動力凱美瑞、混動思域等。但是由于終端售價過高,市場銷量并不理想。
有數據顯示,去年普銳斯在中國大陸市場僅銷售了不足2500輛,而在美國卻銷售了23萬余輛。業內人士認為,普銳斯之所以在大陸市場遇冷,其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價格過高。
以2012年款普銳斯CVT標準版為例,1.8L排量車型在大陸市場售價約22.98萬元,若將購置稅、保險等費用計入,則共需25.94萬,接近日本國內售價的1.5倍。
不僅普銳斯,廣汽豐田凱美瑞亦如此。一家廣汽豐田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:“關注這款車的客戶不在少數,但是真正出手的,每月也就幾個車主,主要原因就是價格太高。雖然我們給予了近3萬元的優惠,但是依然無法明顯拉動終端銷售?!?br />
廣州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表示:“混合動力是目前較為實用的節能技術,但是因為價格過高,銷量不理想?!?br />
“如果國家降低了私人新能源車的政策補貼門檻,并按照階梯方式補貼,那混合動力車型肯定會受益”,馮興亞如是說。
細節決定成敗基礎設施成瓶頸
實際上在中國遇到銷售障礙的,不僅僅涉及普通混合動力車型,而插電式混合動力、純電動車遇到的障礙則更大。
據了解,早在2009年,為了推動電動車的普及和應用,科技部、財政部、發改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就啟動了“十城千輛”工程,計劃通過提供財政補貼,用3年左右的時間,每年發展10個城市,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車汽車,以開展示范運行。
但截至2012年,我國推廣示范電動汽車數量共為27432輛,其中進入公共領域的車輛為23032輛,私人購車數量為4400輛。同時,長春等示范城市的私人購車數量則為零。
“私人電動車銷售低迷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充電設施不夠完善?!?,上海高瞻新能源車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同時,寶馬集團一位內部人士也坦言:“在MINIE在大陸市場示范運行的時候,就有不少消費者因為所住小區無法安裝新能源車所必備的充電樁,而最終放棄了參與測試的計劃?!?br />
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:“目前在小區安裝充電樁,需要取得小區物業的批準,以及小區物業同意和國家電網進行溝通來安裝電纜。同時車主還需要擁有固定車位,且對車位的位置也有要求?!?br />
由此可見,電動車這只“王謝堂前燕”要想進入尋常百姓家,是不可能繞開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這道坎的。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,未來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,除了提高補貼額度,擴大補貼范圍,還應該考慮對基礎設施環節的補貼,后者也許才是打破僵局的關鍵。